1、消防安全知识 “四个能力”建设:消除火灾隐患、扑救初期火灾、组织疏散逃生、消防安全宣传教育。 初期火灾处置:拨打“119”、疏散人员、初期火灾扑救、协助消防灭火。 “五懂”:懂法律法规、火灾危险性、职责制度、灭火应急疏散、逃生方法。
2、关于员工消防知识培训基本内容: 法律法规、管理制度学习 培训目的及要求:学习《消防法》,熟知消防工作的方针、原则、任务,明确单位消防工作规定。 消防工作的性质 消防工作实践证明,建立多种形式消防力量,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,是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,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。
3、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内容有火灾基础知识、消防设施和器材、火灾逃生计划等方面。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的内容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:火灾基础知识:向员工介绍火灾的定义、原因和分类,并解释火焰的传播方式和烟雾的危害。
4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演练,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实战能力。 演练内容包括模拟火灾现场疏散、灭火器实操等,让员工亲身体验,加深记忆。消防安全意识和文化培养 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,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。员工要时刻牢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,形成人人关注消防、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。
1、在加油站接卸油过程中,消防器具的合理摆放至关重要。常见错误是将消防器材放置在罐区深处,这种做法在紧急情况下不便于快速取用,可能会延误火灾初期扑救的最佳时机。正确的做法是将消防器材放置在罐区入口附近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。
2、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,立即下令停止作业,撤出人员,并报告上级;搞好生产设备、安全装备、消防设施、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,使其保持完好状态;督促教育职工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、用具,正确使用灭火器材。
3、在日常工作中,常常见到有些加油站将消防器具放置在罐区的最里面,这样其实很不实用,发生危险时不能或不敢深入罐区内部取器材灭火抢险,正确的方法应将消防器具放置在进入罐区入口处,方便查找和使用操作。接泄油时除保证日常配备器材完整好用外,还应在在接卸油操作端放置消防器材便于使用。
4、第十三条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,做到布局、选型合理。要害部位应配备不少于4具灭火器材,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,并经常检查、维护、保养,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。第十四条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用水,必须遵守下列规定:(一)有足够的消防水源,能够保证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要求。
5、堵塞、封闭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消防车通道。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。有些地方性法条里对具体的消防器材有具体规定,如《济南市消防栓安全管理试行办法》第四条 消防栓周围十公尺内严禁堆物,十五公尺内不得停车。不得私自制造消防栓工具、接头,不得擅自开启消防栓。
6、干燥、阴凉、通风并取用方便之处,不可靠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。如果是公共场所或者人员密集场所应该放置于消火栓箱下面。如果是车用应置于车箱内方便拿取的位置以方便于灭火急救(置于后尾箱,如发生发动机起火将无法开启后备箱拿取)。如果是家用,则应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。
1、一般我们先参考超市所在建筑的原有消防设施情况。比如原来是否设计有消火栓、喷淋、自动报警等。如果以上设施在一次消防验收的情况下都没有的话,那么你就设置应急灯和灭火器就可以了。
2、对于建筑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场所,至少应配备一个4升、20B级别的灭火器或一个8升、20B级别的灭火器。 对于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之间的场所,至少应配备两个4升、20B级别的灭火器或一个8升、20B级别的灭火器。
3、对于面积低于500平方米的一般经营场所,不需要进行消防备案。 然而,公众聚集场所,如宾馆、饭店、商场、集贸市场、客运车站候车室、客源野运码头候船厅、民用机场航站楼、体育场馆、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,必须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和备案。